其他

读53遍《论语》,是一种什么体验?

2018-01-14 心灵鸡汤智慧语录

卡尔维诺在《为什么读经典》一文里写道:“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‘我正在重读……’而不是‘我正在读……’的书”,“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”。毋庸置疑,《论语》就是这样一部永恒而又有生命温度的经典,是中国人三千年来“日用而不知”的经典。



 

国学大师:我读了53遍《论语》


国学大师钱宾四(穆)先生曾说:“若使中国人,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,每人到六十岁,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,那都成圣人之徒,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。因此,我认为:今天的中国读书人,应负两大责任。一是自己读论语,一是劝人读论语。”


晚年时,钱先生跟晚辈说自己已经读了53遍《论语》,并且说了读《论语》的方法:“我劝人读论语,可以分散读,即一章一章地读;又可以跳著读,即先读自己懂得的,不懂的,且放一旁……明得一字是一字,明得一句是一句,明得一章是一章。且莫先横梗著一番大道理、一项大题目在胸中,认为不值得如此细碎去理会。”



作为一部生活化、交谈式的经典,《论语》不是长篇大论,它是一位可敬的智者、仁者告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如何好好活下去,又如何在一天天的活下去的历程中努力地、真诚地做人,做一个好人。它是一条条简短而又深刻的道理。所以作为阅读者,我们可以在《论语》的背景中理解生活,发现自己,因为“中国”生活是一个个从《论语》上“趟”过来的人在中国演绎出来的。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个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,在读了很多书之后,却独独对一本《论语》情有独钟。


 

人人可为尧舜,人人可为君子


提到“君子”,没有一个人不心生敬意,然而成为“君子”也并不是那么难,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,同样人人也可以成为君子。有学者就曾经指出,孔子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将君子平民化,在孔子以前君子是指“有位”的人,也就是社会地位高的人,与君子对应的社会地位低的就是“小人”,孔子升华了君子的概念,让每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学习,积德累仁,修身养性也能成为君子,使君子成为有德的、人格品级高的人的代称。


所以《论语》就告诉我们,只要有良好的“德性”,就已经具备成为君子的潜质,只要足够真诚,“做好该做的事”,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人格,就是走在一条君子的成长之路上。



《中庸》所谓“大德者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”,就是说有道德的君子是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位置,名利和寿命的。当然,所谓“道德”,并不是一般概念想的约束和强制,“道”是顺其根源,“德”是合乎本性,“道德”是一种自然的生长,是回到生命存在而适当生长。不是强迫和压抑,更不是客观的规律来控制。这种浸润在生活之中的道德,来自生活,同时回到生活,它跟那些道德感十分强烈的教规相比,懂得并践行,只是正常人的日常罢了,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。

 

“孝悌慈”是中国“传统永生的奥秘”



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恐怕就是独具特色、源远流长的孝文化。作为“四大文明古国”中唯一一个历史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度,强烈的历史感使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强调追根溯源,这也就为我们文化中的“孝悌慈”提供了土壤。


我们常说“孝”是上溯根源,知道我们是父母生养而来,所以生命最后需要反哺;“悌”是顺着生命根源而来做的横面的展开。“孝”决定了我们面对“同根生”的兄弟姐妹有一种特别的情感,这同时也是“孝”的体现;“慈”是顺着生命根源落实进一步纵面的延伸,我们常说“父慈子孝”,我们也讲究“慈幼”,这些都是我们文化中最独特的风景。


通过“孝悌慈”的培养,在家庭基础上建立起人伦,然后构成一个“人伦共同体”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最后的结果就是“人不独亲其亲,子其子”,形成社会的良性互动。只有这样纵横交错地溯源,我们的生命才有“深度、高度、厚度、广度”,这也恰恰是我们中国“传统永生的奥秘”!

 

 《论语》是那么好又那么朴实的一本书,读《论语》,就是与孔子相遇,聆听这位智者历经千年而仍有生命力的智慧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